> 网络技能 > “惟将新赐火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惟将新赐火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惟将新赐火”出自韩愈的《寒食直归遇雨》,看似只是寒食节的一个小场景,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诗人对生活的感悟。寒食节禁火,等待新火的过程,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等待新的希望和转机。韩愈通过这首诗,不仅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尊重,也暗示了生活中那种“守得云开见月明”的坚持。

那么,问题来了——当我们面对困境时,能否像韩愈一样,耐心等待“新赐火”的到来?还是会在阴雨中焦躁不安?其实,生活的本质就是一场寒食节,冷的时候要耐得住寂寞,热的时候要懂得收敛。韩愈的诗提醒我们,很多时候,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立即行动,而是懂得“等待”的艺术。

更进一步,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他的人生哲学与他的文学主张也有相通之处。破除繁琐的骈文,回归质朴的散文,不也是一种“新赐火”的追求吗?所以,无论是文学还是生活,我们都需要学会在传统中寻找创新,在困境中寻找出路。或许,这才是“惟将新赐火”给我们的最大启示。

“惟将新赐火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惟将新赐火”出自唐代韩愈的《寒食直归遇雨》。

“惟将新赐火”全诗

《寒食直归遇雨》

唐代 韩愈

寒食时看度,春游事已违。

风光连日直,阴雨半朝归。

不见红球上,那论彩索飞。

惟将新赐火,向曙著朝衣。

作者简介(韩愈)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