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文官官职
古代中国的文官官职体系非常复杂,涉及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,其官职和品级制度也十分严格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文官官职及其品级:
中央文官官职及品级
正一品
文职外官:无
从一品
文职京官:少师、少傅、少保、太子太师、太子太傅、太子太保、协办大学士、各部院尚书、督察院左右督御史
文职外官:无
正二品
文职京官:太子少师、太子少傅、太子少保、各部院左右侍郎、内务府总管
文职外官:各省总督
从二品
文职京官:内阁学士、翰林院掌院学士
文职外官:巡抚、布政使司布政使
正三品
文职京官:督察院左右督御史、宗人府丞、通政使司通政使、大理寺卿、詹事府詹事、太常寺卿
文职外官:顺天府府尹、奉天府府尹、按察使司按察使
从三品
文职京官:光禄寺卿、太仆寺卿
文职外官:都转盐运使司运使
正四品
文职京官:通政使司副使、大理寺少卿、詹事府少詹事、太常寺少卿、鸿胪寺卿、太仆寺少卿、鸿胪寺卿、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
文职外官:顺天府丞、奉天府丞、各省守巡道员
从四品
文职京官:翰林院侍读学士、侍讲学士、国子监祭酒、内阁侍读学士、各省知府
正五品
文职京官:左右春房左右庶子、光禄寺少卿、钦天监监正、六科给事中、各部院郎中、各府同知、直隶知州
从五品
文职京官:鸿胪寺少卿、各道监察御使、翰林院侍读、侍讲、各部院员外郎、各省知州
正六品
文职京官:国子监司业、内阁侍读、左右春房中允、各部院主事、京府通判、京县知县、各省通判
从六品
文职京官:左右春房左右善赞、翰林院修撰、光禄寺署正、州同
正七品
文职京官:翰林院编修、各部院七品笔贴士、顺天府学教授、训导、京县丞、外县知县、各府学授
从七品
文职京官:翰林院检讨、中书科中书、内阁中书、国子监博士、直隶州州判、州判
正八品
文职京官:太医院御医、各部院八品笔贴士、外府经历、外县县丞、州学正、县教谕
从八品
文职京官:翰林院典簿、府、州、县训导
正九品
文职京官:无
文职外官:无
地方文官官职
按察使 :负责一省的刑律问题,是巡抚的下属官员。
布政使 :负责管理省内的财政和人事事务,相当于现代的副省长。
知府 :相当于省长或市长,负责管理地方行政。
知县 :相当于县长或区长,负责管理县级行政区域。
这些官职构成了古代中国文官体系的主要框架,其职责和权力随着不同朝代和政治环境有所变化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信息基于历史资料,具体职位和职责可能因时代和具体情况而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古代文官官职的晋升途径有哪些?
文官官职与武官官职有何区别?
如何了解古代文官官职的详细情况?